在钢铁与建材重工业的聚集地——河北省,一场关于重卡行业的革命正在悄然进行。随着物流转运成为重工业生产经营的“生命线”,河北凭借着创新的新能源重型卡车,正在全国范围内崭露头角。据统计,仅唐山市每年的短途运输需求就超过了一亿吨,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,传统重型柴油卡车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。
走进唐山京唐港区,电动重型卡车的身影随处可见,这里有一个大型充电站,面积堪比一座小型工厂。重卡司机张金伦正在进行充电,他娴熟地操作着充电设备,为即将投入市场的新能源重型卡车补充能量。据了解,唐山市目前已拥有近15,000辆新能源重型卡车,每年能有实际效果的减少污染物排放超过8,000吨,重塑了这一片区域的绿色物流格局。
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机动车污染防治处处长曹光远指出:“新能源替代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路径。”省内已取得渐进式进展,通过加快对柴油货车的新能源改造,尤其在钢铁、焦化等7个重点行业,推动企业清洁运输的标准化提升。这一切,都显示出河北在京津冀环保治理中的决心与行动。
在石家庄港源物流有限公司,负责人尚志辉透露:“我们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快速淘汰30辆油车,完全转向电动重卡。”以往,油车从天津港到石家庄灵寿的运输成本高达1,400-1,600元,现在电动重卡的成本仅需900-1,000元,每趟足足节省400-600元。
河北省新能源重型货车的保有量已达到近33,000辆,占全国总量的近四分之一,连续三年稳居全国首位。伴随着这一些数据的背后,是2024年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(PM2.5)浓度大幅度降低的喜人局面,年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超过六成,重污染天数减少,优良天数大幅度的增加,真正的完成了绿色出行的愿景。
河北的成功不仅是单一城市或行业的成就,而是助力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伟大实践。未来,随国家对新能源重卡的持续投入,河北将逐步推动清洁能源以及运输示范区的建设,努力打造零排放运输通道,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绿色运输模式。这一积极变化,标志着河北在新能源重卡领域的进一步领导地位,正如其在京津冀生态环境合作中所展现的雄心壮志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上一篇:沃尔沃与高尔夫